把自家種的竹子搬回家,劈成規格接近的一片片,再根據顧客的需要,獨自編製成各式各樣的精美竹器……令人感到驚嘆的是,這一切竟出自一位70歲的失明孤寡老人之手。
  家住東莞企石的七旬老漢黃杞全,是聞名周邊的“勵志老人”。自幼雙目失明的他,憑藉超常的毅力,費盡心思學會了一整套竹編技藝。數十年如一日,黃杞全不依靠他人的救濟,憑藉雙手編織竹器,自力更生。
  近日,這名“勵志老人”再度受到社會廣泛關註:往年向他定製竹器的客戶,由於轉行突然停止採購他編的產品,導致他一手編織的上千隻小竹籃滯銷。老人的故事經南方日報等媒體報道後,社會愛心人士紛紛致電或直接登門要求購買小竹籃,滯銷的產品被一“搶”而空,一曲關於愛的贊歌,在東莞企石鎮奏響!
  ●南方日報記者 方鎮彬 通訊員 劉蘇東
  七旬盲翁巧手編織新生活
  11月20日,記者來到東莞企石博夏村。黃杞全今年70歲,家住企石博夏村偏僻的角落,一進門,簡陋的屋舍里隨處可見形態各異的竹器,籮筐、撮箕、竹籃、簸箕……各種器具應有盡有。仔細掂量,這些精緻的竹器都十分結實。若非親眼所見,很難想象這些工藝精湛的竹器,竟然都是出自一位盲人之手。
  “我已經編了30多年竹器了,從種竹子到削竹篾,再到編竹器,都由我一手包辦。”黃杞全邊說著,邊從水盆里掏出已浸泡好的12根竹篾條,相互交叉織成網狀,然後將篾條網定在木模上,再用篾絲沿著篾條以挑一壓一的形式固定好籃身。不一會工夫,一個小巧玲瓏的竹籃就編織好了。
  黃杞全在3歲時便因病導致雙眼失明,當時又適逢動蕩時期,饑寒交迫常常占滿他兒時的記憶。父母去世後,所幸得到三個兄弟以及鄉鄰的照顧,才不致流落街頭。他一生未婚,膝下無子女,但平時生活起居都能自理。飲食基本靠家裡的兩個電飯煲解決:一個用來煮飯,另一個則用來做菜。因怕麻煩別人,他一般會讓親鄰幫他買可以“一鍋熟”的食材。
  徒手摸出來的功夫
  黃杞全說,在過去,為了掌握一項生存技能,父母曾將他送去學唱盲佬歌。當時師從盲藝人黃桂祥,學成後便在常平、石排等周邊鎮街以唱盲佬歌賴以謀生。到了上世紀50年代末,盲佬歌式微,他也就告別了四處奔波的生活。黃杞全感慨道,正是因為盲佬歌,他才走出過企石,“這輩子我去過最遠的地方,就是當初賣藝走過的企石鎮的周邊鎮街”。
  上世紀70年代,黃杞全開始接觸竹編技藝。起初,他只能靠摸著家裡的籮筐、簸箕等竹器想象著編織的情景,摸著各種各樣的竹器,感覺它們的形狀、支撐骨架和篾條編織的規律。然後靠雙手摸索著編起來,經常編了拆,拆了再編,如此反覆。編織竹器要動刀動斧,這對一個雙目失明的人來說,難度可想而知,他也因此常常弄傷雙手。
  功夫不負有心人,他製作的品種越來越多,速度也越來越快,品相也越來越好。過去,經久耐用的竹器是頗受農家歡迎的器物,因此逢圩日他就會將編好的竹器拿到集市擺賣,一趟下來也能賺點錢。
  黃杞全說,由於看不到時間,他做手藝經常分不清早晚,很多時候,他只能依靠聽門外行人腳步聲的多少,來判斷天是不是亮了。此外,他還通過一個小小的收音機,瞭解外面發生的事情。
  受人幫助常銘記於心
  今年50歲的企石博夏村民黃漢堂回憶說,早年間村裡有不少水田,每逢秋收時,水田裡的魚兒也肥了,小伙伴們準要去黃杞全那裡定製魚簍準備捉魚,“那時候他一天準能編織好,工錢隨便給,有時給他還不要”。
  一直以來,黃杞全都會給親朋鄉鄰送竹器,也有不少人找上門來定製竹器,他很少跟人談工錢。每當聽到別人對竹器的贊揚,黃杞全都會會心地一笑,滿足地說:“作為一個殘疾人,我沒有被鄉親嫌棄過,這麼多年來,他們一直關心和幫助我,我只能用小小的竹器來報答他們的那份愛心。”
  黃杞全說,最近這些年,因為有客戶定製,他只編織這種竹籃,每天可以編織4個,一年下來可編織上千個,每隻竹籃僅售3元,每到年底客戶就會上門提貨。但在今年,那幾個客戶都轉行了,他的竹籃也因此滯銷。
  黃杞全老人的故事經南方日報等媒體報道後,受到不少讀者關註。不少熱心市民電話詢問老人的情況以及竹籃的價格、尺寸、數量等信息,表示會購買老人的竹籃。19日中午,企石鎮一些樓盤的業主代表以及其他的熱心人士紛紛來到黃杞全家,要求買走竹籃。
  由於太多熱心人士認購,竹籃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,社工姚錦柱只能將庫存的近千隻竹籃分成幾批,滿足各位熱心人的一番好意。最後,由企石鎮某樓盤業主集中購買了400只,用於分發給各業主;虎門某熱心人士購買了300只,用於攝影發燒友們作背景道具;而剩下的近300只竹籃,則分別賣給了數名上門購買的熱心人。老人也如願收到了3510元,這是他一年的辛苦錢。
  老人得知消息後很開心,他感激社會各界熱心人士的關心,將繼續編織質優價廉的竹籃給所有客戶。
  廣東省“關愛好人”
  基金捐款方式
  開戶行:中國銀行廣州農林下路支行
  戶名: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
  賬號:697757760206
  ?對話
  南方日報:為什麼你經常提醒客人,不需要用竹籃就不要買?
  黃杞全:這個社會好心人很多,有些人瞭解了我的故事後,就想買我的東西幫助我,我也思考過這個問題。我雖然雙眼失明,但我辛苦學的手藝還在,我能通過自己的勞動製作一些竹產品。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勞動,獲得支撐生活的基本費用。非常謝謝社會這麼多有心人來幫我。
  南方日報:這麼多年來,你心裡最大的願望是什麼?
  黃杞全:由於眼睛看不到,我在幹活時很難分得清時間。而且在編竹籃的時候,會特別寂寞和無聊,就希望有個人能來陪著聊聊天,天南地北聊什麼都行,這樣子在幹活時心裡就會更加踏實,時間也更容易過。
  南方日報:在與你的接觸中,大家都覺得你為人非常樂觀。但在生活中,難免也會碰到不開心的時候,你怎麼調節自己的心態?
  黃杞全:如果碰到不開心的事,我就聽聽收音機轉移註意力;或者唱一唱熟悉的盲佬歌,在唱歌的過程中會回憶起過往的很多人和事,慢慢地,就會淡化不開心的事情,繼續保持好心情。  (原標題:七旬失明老人巧手編織勵志人生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i53pihlq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